国家激光质检中心团队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“GB/T 41572-2022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测量方法”外文版通过送审稿审查
近日,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(空天院)牵头制定的“国家标准 GB/T 41572-2022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测量方法“外文版通过送审稿评审。
根据2024年7月1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发[2024]31号文件“关于下达64项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”的要求,进行外文版编制工作。该项工作由空天院承担,计划编号:W20244583。
2025年4月23日,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TC284)在北京组织召开了“GB/T 41572-2022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测量方法”外文版审查会。会议成立了专家组,专家组由4名技术专家,3名语言专家组成,分别来自北京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7个单位,空天院编制组进行了技术汇报,专家组对标准制修订程序、技术翻译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审查,审查结论为一致通过。
该标准由正高级工程师麻云凤牵头,主要参编人员有樊仲维、程旺、王璞、张之曦等。
“GB/T 41572-2022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测量方法”国家标准中文版于2023年2月1日开始实施。该标准规定了脉冲持续时间在3飞秒到250毫秒范围内的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,包括范围、规范性引用文件、术语和定义、测试条件及要求、测试方法等部分。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包括上升/下降时间、脉冲宽度(光电探测器法、自相关法、FROG法、SPIDER法)、重复频率、电信号与光信号时间抖动、光信号时间抖动等。该标准的实施,已成为国家多个重大专项、企事业单位产品的测试依据方法。 本标准是在国家激光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多年工作的基础上,针对激光时域检测标准的缺失,组织行业优势力量编制完成。该项标准的制定为我国周期调制激光器、纳秒激光器、皮秒激光器和飞秒激光器的激光时域参数提供了测试依据。
目前,国际上尚无激光时域测试方法国际标准,“GB/T 41572-2022脉冲激光时域主要参数测量方法”外文版的编制,将推进激光产品进出口贸易,促进脉冲激光产品国际检测方法统一,将为行业的规范化、标准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助力我国在全球激光产品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。